質量是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命門,是獲得客戶信任、立足市場的最有效舉措,也是確保客戶利益得到滿足的最根本途徑,持續提高家用電梯產品質量是實現家用電梯運行安全的根本辦法。
各家用電梯生產廠家應當不斷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提高產品性能;強化對電動機、抱閘系統、控制系統、曳引繩等關鍵部件的可靠性試驗,自覺開展型式試驗,確保產品的可靠性;
設置運行數據,實施監控接口技術,利用5G通信技術及時將數據傳輸給制造廠家、報警系統等;實施標準化技術,根據用戶需求統計數據以及電梯轎廂大小、運行速度、控制方式等參數,將家用電梯分為幾類標準產品,便于質量控制。
2.充分發揮社會力量
到2021年8月初,全國各地注冊的特種設備協會(學會)、服務機構、培訓機構共計259家,幾乎遍布各省市及經濟發達地區。應當充分發揮這些社會組織的力量:
(1)強化電梯知識宣傳,通過網站、宣傳冊等形式普及電梯組成、工作原理、操作使用注意事項、應急知識與技能等;(2)開展有償咨詢服務,為客戶提供采購、使用、維護保養等全過程服務,彌補缺少政府監督管理的問題。
3.完善采購合同內容
家用電梯的制造標準是推薦性標準,不需要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進行檢驗,不具備強制性效力,主要靠市場調節和甲乙雙方的合同履約保障。在合同中應對產品的性能參數、穩定性、質保時間、售后服務內容、尾款撥付條件等作出明確規定;
建議合同內容增加安裝委托檢驗內容,電梯檢驗機構檢驗后方可交付;在轎廂內安裝應急燈、可撥打外線的電話,增加應急手段;增加制造廠家培訓內容,確保客戶能夠掌握操作流程,對簡單故障進行基本判斷等。
4.政府開展適度監管
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是提高家用電梯運行安全的重要舉措。在政府“放管服”改革的大背景下,按照公共電梯的管理模式開展監管存在一定困難,建議對其重點環節和關鍵要素進行管理:
對家用電梯制造和安裝資質進行許可,其資質條件與特種設備中的電梯生產、安裝條件相同;對家用電梯的關鍵部件、材料進行型式試驗;對家用電梯安裝進行安裝監督檢驗或進行強制性檢驗驗收,并對其實施使用登記;制定家用電梯強制性國家標準,確保產品性能和質量,加大對制造廠家和安裝單位的質量抽查;政府開展家用電梯專項宣傳工作,對問題比較多的廠家進行社會公示。